文:噶瑪謝樂謹瑪

  關房用具: 目標 108 間,已圓滿 70 間,尚餘 38 間待圓滿  

護持名冊:http://www.wretch.cc/blog/ralangattw/11592834


 清淨  莊嚴  神聖 氛圍下的閉關房


 三樓的關房是仁波切們、或終身閉關行者使用


關房分東南西北四區   各自獨立,擁有各自的共修大殿、衛浴設施、廚房設備

 
由閉關房望向中央的勝樂金剛立體壇城


 建設壇城是一種修證的方便法門。

藉由立體壇城,可以使修行者真實地看到佛菩薩或本尊的淨土、宮殿、和其中種種清淨莊嚴的環境細節,並瞭知其中含蘊之究竟意義,使修行者在實修觀想時,其觀修能更清晰明白,並瞭知如何行持可速證菩提! 


關房內部用具:


 由寺院僧眾自行釘製的不倒單法座、法桌、書架


 參見: 【閉關小學堂】之猜猜看 (2)


 這是一位終身閉關喇嘛的關房。置於椅背上的是“禪修帶”


 另一位終身閉關喇嘛的關房
 

 感覺上   與修法法器同等殊勝的  做大禮拜的板子   (這一塊是屬於一位終身閉關喇嘛的) 


 禪修椅的前方是壇城


 壇城上方  放置 佛像、唐卡、多瑪、壇城曼達拉、八供、護法杯、灑淨寶瓶....等等




以下法器的照片   拍攝自閉關中心的共修大殿,也是每個人閉關房中應該有的法器;
目前還有許多位喇嘛並沒有完整的修法法器、或是並無個人的修法法器。

您的慷慨佈施,將有助於閉關行者  擁有修行上的力器!





金剛杵 與  金剛鈴 ~~  代表  善巧方便  與  智慧  互不分離,因此鈴與杵必須配成一對。

金剛杵以右手持之,代表父續與善巧方便;金剛鈴以左手持之,代表母續與智慧;兩者並用,代表方便與智慧雙運。   

金剛杵通常為五股金剛杵,上半部的五股,代表佛的五種智慧; 下半部的五股則代表五位佛母,又象徵地、水、火、風、空五大。 


嘎巴拉 (人頭顱器) ,是人的顱骨上半部製成,象徵一種力量。

在古印度時,認為最高種性婆羅門階級或夭折兒童的頭蓋骨 (極純淨的正面力量)、
和遭謀殺或處決者的頭蓋骨 (極忿怒的負面能量),
二者皆有強大的力量,可成為修行“力”器。


 灑淨寶瓶,寶瓶上插著孔雀翎,作為灑水的撢子。
 孔雀絢麗的羽毛  象徵將有毒的部份  轉變為智慧的甘露。


 護法杯







項 目  

美金
/一間        

台幣
/一間     

所需
數量

       備註     

每一關房
用具
 $700   $ 21,700   108 間  含:不倒單之法座、座墊、法桌、
        各項法器等


◎ 請點選:殊勝結緣品 



護持專案聯絡人
聯絡人:阿尼─噶瑪確典桑嫫
手機:0988-117396
 通訊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48巷13弄2-3號7樓

其他聯絡方式  
E-mail:gyaltsabtaipei@gmail.com
台北中心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48巷13弄2-3號7樓

台北中心電話:02-87734115

護持帳號
銀行: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822) / 敦南分行 / 帳號 1635 3294 1901 / 
戶名:項月珍

郵局:
帳號:郵政劃撥 18359086  /  戶名:項月珍 

~~密勒日巴 祖師:  

崖居修行瑜伽士,會和淨信供養主,行者施者俱成佛,緣起心要為迴向。  

  


附錄:八供


廣作供養,行資糧道,是佛為利益一切眾生,而說的方便法門。


八供——水、水、花、香、燈、塗(塗香)、果(食子)、樂



八供緣自印度的習俗,當客人來到家中,先招待客人喝水、然後洗腳,再把花掛在脖子上,再拿香薰一薰全身,然後點亮燈,身上塗上香,招待食物,一一打點招呼後,彈琴奏樂,讓客人欣賞享受。 


(一) 水—供養諸佛菩薩飲用。
(二) 水—供養諸佛菩薩盥洗。
(三) 花—供養諸佛菩薩一切美好的色。
(四) 香—供養諸佛菩薩世間美好的香。
(五) 燈—供養諸佛菩薩眼識光明。
(六) 塗香—供養諸佛菩薩塗身之油  代表世間美好之觸。
(七) 食子—供養諸佛菩薩之食物  代表味。
(八) 音樂—供養諸佛菩薩世間妙音  代表聲。


八供供養  依六根識色聲香味觸法轉化為清淨六欲供。


供養八供可以實物供養,或僅以水供養。因為水代表空性的特質,能顯現一切,但本質是空,具有無常易變的特質。


其實三寶是不需要這些供養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眾生能累積資糧,所以供養時的關鍵為:

    發心廣大的前行、
    思惟三輪體空的正行、
    普皆迥向的結行


 

   鈸--共修時使用




    兩旁為鎖吶、中央為岡鈴--共修時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拉浪寺院 的頭像
    拉浪寺院

    國師嘉察仁波切部落格

    拉浪寺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