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櫐櫐似寶聚,山頂形如寶王冠

文:阿尼  噶瑪確典桑嫫


  (大殿內岡波巴大師聖像)

敬禮上師 

瑜伽自在主(密勒日巴)喜笑金剛之第一心子--- 岡波巴大師,曾被馬爾巴上師所授記。 當馬爾巴大師命各徒眾祈求夢兆時,尊者密勒日巴曾以所夢之「四柱頂相」見稟。 馬爾巴大師在解釋夢兆之時,曾於歌中預言授記將來尊者密勒日巴當有一無與倫比之傑出大弟子。

 本尊金剛瑜伽母亦曾向尊者密勒日巴授記將有二十五位得大成就之弟子, 其中又有如日、如月及如星等弟子之差別,其中如日輪光耀之首座弟子即為岡波巴大師。   

佛陀薄伽梵於三昧王等經中亦曾授記大師之降臨,其他甚多大乘經典中亦皆有岡波巴大師之授記。 其中尤以悲華經之授記特別明顯。 經曰:「阿難! 佛滅度後,未來世時,於北方國,將來比丘,名曰:『醫師』,已曾事敬過去諸佛,宿植德本,發殊勝心,入大乘法,為利眾多有情,故行菩薩行,其人博學多聞,善持菩薩經藏,弘揚大乘妙法,樹大法幢,十方普聞… 」。


  (大殿內岡波巴大師聖像)

以下節錄 《岡波巴大師傳》:

岡波巴大師跟隨尊者密勒日巴修持拙火禪定時,當他能夠見到廣大報身佛剎土十,以及又在次日黎明時的一座法,持氣之時見一千零一尊佛,中央釋迦牟尼佛為主尊。於天明之後岡波巴大師到尊者密勒日巴面前頂禮之後,尊者密勒日巴說道:

「你不用詳細告訴我了,現在你已確實見了本尊面目;報身佛與化身佛你已現量看見了。但法身佛你尚未見到,雖然你喜歡在老父跟前修行,但是因為往昔願力感召的緣故,現在你已經不必與我住在一起,可以離開此地了。

在此處的東方有一個岡波打兒山,像一個國王坐在墊子上一樣,
山頂像似一個寶冠,就像我現在戴的帽子似的,其地的樹草很像金色的曼陀羅,
對山則似眾寶之聚堆,周圍有七個山拱圍,就像大臣匐拜大王一般,在山之頸處,你就可以找到弘法的地方了。」 

隨即歌道:

「  我子法師試諦聽,汝欲前往衛地耶? 法師如欲赴衛地,

途中有時思引食,當汝食欲大動時,應納無漏三昧時,觀諸鮮味皆幻化,所顯齊融於法身。
有時或思著衣袍,思著上妙衣袍時,應著拙火暖樂衣,觀察妙衣皆幻化,所顯齊融於法身。
有時或動思鄉情,思鄉之情萌動時,應觀外境之法性,了知鄉園皆幻化,所顯齊融於法身。
有時或思或財寶,獲財之念萌動時,應念七種勝法財,了知財物皆幻化,所顯齊融於法身。
有時或思得伴侶,思伴之情萌動時,應依本智為友伴,其他伴侶皆幻化,所顯齊歸於法身。
有時或思上師尊,當汝思慕上師時,不離頂戴勤祈禱,常觀上師住心輪,二六時中不稍忘。
上師亦如夢如幻,應知一切皆幻化。

東方岡波打山巖,其形如王坐皇座,背山似白旗飄揚,前山櫐櫐似寶聚,山頂形如寶王冠,
七山似臣做禮拜,樹草金色曼陀羅,此山頸處有勝地,汝之徒眾當聚彼,汝應前往利眾生。


子兮!汝將成就大事業!弘法利生皆成就! 」


 右方為目前的大殿,左方為岡波巴時期大殿遺址

東方岡波打山巖,其形如王坐皇座,背山似白旗飄揚,前山櫐櫐似寶聚,山頂形如寶王冠,
七山似臣做禮拜,樹草金色曼陀羅,此山頸處有勝地,汝之徒眾當聚彼,汝應前往利眾生。


 背山似白旗飄揚


 背山似白旗飄揚


 前山櫐櫐似寶聚 


 山頂形如寶王冠


 七山似臣做禮拜



 七山似臣做禮拜


 七山似臣做禮拜


 七山似臣做禮拜


 樹草金色曼陀羅


 樹草金色曼陀羅


 岡波巴祖師說法台
 往昔岡波巴大師 聚中弘法時,約有幾萬名弟子聚此說法台  聆聽法教


註: 這一位是布穹喇嘛 

布穹喇嘛來自四川,於尊貴的國師  嘉察仁波切座下以優異成績完成閉關後,銜命回到  仁波切於四川的寺廟 「作杰寺」,擔任住持。

聽及解脫咒 CD 的製作緣起和他有關喔~~  

仁波切一向繫念著眾生,他曾指派一位圓滿閉關的喇嘛 (布穹喇嘛) 拿著擴音器,在附近的山林,大聲的唱誦這咒語。
有一天,布穹喇嘛覺得邊爬山邊唱誦,氣喘噓噓 又 斷斷續續的,不甚圓滿,於是悄悄錄了音,之後就用錄音機透過擴大器放的更大聲,老遠的在寺院也能聽到而且清晰不間斷,後來仁波切還誇讚他唱得好、又大聲、又不間斷,布穹喇嘛靦腆的告訴仁波切其實是事前就錄好的,但仁波切還是誇讚他的善巧。 也因此,有了錄下來讓大家容易做功德又能快速利益眾生的想法。

 請點選:聽即解脫咒的利益與法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拉浪寺院 的頭像
    拉浪寺院

    國師嘉察仁波切部落格

    拉浪寺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